2009年6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正式实施。凭借国家、省级相继出台的支持政策,以及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区位立体交通优势,还有区域内丰富的资源要素,石化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化学医药、新型农药和精细盐化工等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为实施好规划,江苏省编制了沿海开发10个专项规划和3年实施方案。据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介绍,江苏在编制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时,也对江苏沿海石化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重视,特别强调了“做大做强沿海化工产业带”,就是利用优良的临港运输条件,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及下游延伸产品、基本有机化工、农用化工、盐化工等基础产业。目前,江苏沿海开发高潮迭起,越来越多的大型石化企业加盟江苏沿海开发建设,新型石化基地正在快速崛起。
福建面对台湾,毗邻港澳,是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必经之地。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见。此后,作为海峡西岸主导产业之一的石化产业增长迅猛,通过培育石化产业群,湄洲湾、漳州古雷、福清江阴、宁德溪南半岛等四大石化基地正在崛起。
其中,湄洲湾石化基地以炼油为主,“十二五”期间将形成24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最终形成36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能力,目标直指世界级石化基地。漳州古雷石化基地以化纤聚酯为主,规划近中期建设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的石化基地。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化工专区以发展化工新材料为主。宁德溪南半岛以原油储备、加工为主,启动项目为1000万吨储油、LNG、石化机械等。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胡渡南表示,到2015年,福建省炼油生产能力力争达到3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实现石化产值2300亿元。
2009年初,国务院正式通过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借此契机,抓紧对石化产业的布局谋篇,实现从石化大省向石化强省的转变。其中,石化园区建设担当了发展的急先锋。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除炼油、乙烯外,重点延伸烯烃、碳四、芳烃以及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高起点建设精细化加工园区。广州石化基地以黄埔、萝岗、南沙等现有石化产业为基础,推进集聚发展。珠海高栏港临港石化基地着力做大做强PTA产业,延伸发展PET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改性塑料树脂、氨纶、润滑油及添加剂、醋酸中下游、涂料、胶黏剂等高端产品链。
广东省石化协会副会长冯惠流表示,广东石化产业发展注重与珠三角区域规划相衔接,除了集聚发展炼化一体化重大工程,形成年原油加工能力1亿吨、乙烯产能420万吨、合成材料产能1000万吨外,还要不断提升高新化工新材料、高档有机原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等的比重,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化工产品精细化率提升到50%以上。
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江西省政府制定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将炼油及化工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列入鄱阳湖生态区8大新型工业产业基地。规划提出以九江为中心,实施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工程;以永修为中心,重点发展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系列深加工;以樟树、新干为中心,积极开发离子膜烧碱、纯碱以及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
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有化工企业全部进入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九江长江石化产业带、湖口省级生态示范园区、星火有机硅生态园区、乐平省级精细化工园区、景德镇焦化工业园区、樟树及新干盐化工产业园区等,石油和化工生态链已基本形成,循环经济效益显著。
2010年初,皖江城市带规划实施,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机,而合肥、芜湖又是其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双核”,成为承接中央企业、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合肥化工循环经济园稳步推进,除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公司外,还有合肥丰乐等20余家企业入驻,正在向千亿元年产值的石化基地迈进。芜湖二坝工业园快速发展,上海华谊集团投资的安徽化工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将有效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建成华东重要的煤化工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