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廊是化工园区内各地块用于敷设架空的工艺物料管道、公用工程管道、供热管道和管道计量用数据通讯光缆的公共通廊。公共管廊衔接着园区内的所有企业,使上下游装置及公用工程等全部贯通,企业生产所需的物料都要通过管廊进行传递。公共管廊作为化工园区内特有的公用基础配套设施,以较低的投资成本、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快速的传输速度,确保了气体、液体物料在各企业之间、工厂与码头之间便捷、高效流动,被形容为化工园区的“动脉”,为世界先进化工区所普遍采用。目前,国内一些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已经形成规模,如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公共管廊有27.5千米,敷设的管道有33根;宁波化工园区已建成16千米左右的管廊;上海化工园区一期28千米管廊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有168根管道输送物料。
然而,在发挥公共管廊快速、高效、经济等优势的同时,如何确保公共管廊长期安全运行,也成为了决定园区能否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张家港保税区正海管廊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灵介绍,化工园区里的公共管廊大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作为行政部门不是具体操作部门,无法实现专业化管理;而各企业又是“各扫门前雪”。这就导致了各个企业之间连接处的管道没有人管,特别是管线新加、维修动火与施工最容易出现事故。2010年7月28日,南京地下丙烯管道爆燃事故,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安全管理缺失、施工队伍盲目施工。
马海灵指出,对公共管廊采用第三方运作模式,明确了责任主体,从而有效保证了管廊运行的安全。第三方对公共管廊管理,既有静态管理,也有动态管理。静态管理包括24小时的持续安全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告之业主尽快处理,公共管廊区域各类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等;动态管理包括管线维修、施工的管理,提出动火、吊装、安装等方面的施工要求,并负责现场监管。这样,可使公共管廊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实现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从而有效提升园区公共管廊的安全管理水平。
“公共管廊管理是靠完善的制度、硬件投入进行的一项专业管理。”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峰说,管廊上的物流管道和受压管线长几十千米,分布在园区内十多条道路上,面积大、区域广、联系难度大、关联性强、聚集度高、危险性大,如使用常规无损检测手段根本无法检测到物流管道腐蚀状态。因此,该园区采用了在线检测技术,对公共管廊腐蚀状态进行长期监测,微小的泄漏也能发现,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我们还为管廊装上了地理信息系统、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和气体探测智能系统等高科技“信息眼”。“我们有技术上的保证,完全可以确保‘动脉’通畅万无一失。”蔡峰说。目前,在国内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全部交由第三方管理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例如,3月份,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与山东济宁化学工业园区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前者将为济宁化学工业园区公共管廊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全套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成为国内率先走出去开展服务的公共管廊公司。蔡峰说,之所以能够走出去,是因为该公司从管理与技术应用上给客户提供了增值服务,比如管廊沿线是个开放区域,即使是生产期间也可以新上管线,该公司在技术应用上就保证了这些区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