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洲至少有12座炼油厂待售,或最近已售出,其中大部分炼油厂的卖家是跨国石化巨头。欧洲石化巨头剥离炼油业务主要发生在英国。除了斯坦洛之外,雪佛龙的彭布罗克炼油厂、道达尔的林赛炼油厂和墨菲公司的米尔福德黑文炼油厂都在寻找买家。英国第5大炼油厂英力士公司的格兰奇茅斯炼油厂将转移至英力士和中国石油成立的合资企业。英国共有8座炼油厂,这5家要出售的炼油厂占英国全部炼油能力的60%。
在德国,2010年壳牌将其海德炼油厂卖给了Klatch投资公司。康菲石油公司2010年取消了其威廉港炼油厂设施升级计划,并将之闲置。最近该公司表示将出售威廉港炼油厂。
在法国,英力士公司的拉韦拉炼油厂将并入英力士和中国石油的合资企业。同样在2010年,道达尔永久关闭了其在敦刻尔克的炼油厂。
在意大利,埃尼公司一直试图出售其利沃诺炼油厂。意大利石化工业行业协会在2011年1月指出,将有多达6座炼油厂不得不关张。
自从欧洲在上世纪中叶大张旗鼓地发展石油工业以来,炼油业务早已形成两大发展趋势:在市场附近发展炼油比进口成品油更好,石化巨头抢占有利地理位置建设炼油厂。但最近这两个趋势都已经发生逆转。长途进口成品油越来越多,欧洲炼油厂越来越多被出售或关张。2010年,壳牌公司宣布将其全球炼油能力的15%予以出售和转让,道达尔公司则宣布了一项削减总炼油能力19%的计划。
石化巨头加速撤离炼油业务是因为此部分业务的盈利能力远低于其他石油业务。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炼油和营销业务在2009年和2008年的资本回报率分别为7%和32%,而同期上游石油开采业务的资本回报率则分别为23%和54%。对于在欧洲拥有更多炼油业务的道达尔公司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同时期其炼油和营销业务的资本回报率分别为7%和20%,而其上游石油开采业务的资本回报率则分别为18%和36%。
即使在需求上升时期,欧洲炼油产能过剩也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最近欧洲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开始下降,这对于欧洲炼油工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欧洲炼油工业下降将是一个长期趋势。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炼油商协会2010年5月在其欧盟炼油工业白皮书中预测,2030年欧洲石油产品的消费量将比2006年的峰值下降20%。欧洲石油产品消费下降的短期因素是汽车燃料中生物燃料逐步增加,机动车发动机燃烧效率提高,取暖用天然气不断增加;长期因素是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预计将迅猛增多,欧盟可能立法降低能源使用的碳排放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