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化工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0.74元卡住了中俄两大国的天然气合作谈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5 09:36:06    来源:www.chem234.com    浏览次数:758    评论:0
导读

我国在积极开拓天然气管线进口渠道,进口天然气的价格也备受业界关注。上月底,中亚—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投运,中石油人士向媒体表示,中亚天然气到达新疆霍尔果斯的价格为1.2元/立方米。图为该工程示意图。

中华化工网讯:在全球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今天,0.74元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不起眼的0.74元,却卡住了中俄两个大国的天然气合作谈判。俄方要价和中方出价的差额折合成人民币是每立方米0.74元。


  当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开始访俄时,业界都期待中俄天然气合作能列入双方合作的项目清单中。但随着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正式确认“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将被推迟”,宣告已经谈了多年的中俄天然气贸易谈判失败。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双方价格上的这0.74元的差别。


  根据中俄双方政府此前达成的共识,未来30年内俄罗斯将通过东西两条管线每年向中国输送6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西线即来自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线将在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入境,从2015年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每年达到300亿立方米。东线起自科维克金,从中国东北入境,年供气量约380亿立方米。


  目前代表两国进行谈判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和中石油的报价分别是每千立方米350美元和235美元,相差115美元,合每立方米约0.74元人民币。以此计算,在30年合作期内将总共产生超过1000亿美元的差价。
  
  
  俄方:不能卖低于供欧的价格
  
  
  “我们现在向欧洲卖的天然气价格是每千立方米350美元。我们不能低于这个价格向中国供气。”俄国家杜马副主席、俄天然气协会主席瓦列里·亚泽夫提出的是俄方的观点。


  亚泽夫表示,到2011年底,俄罗斯向欧洲出售天然气的价格会达到每千立方米400美元。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俄罗斯向欧洲天然气的出口量曾出现下降。但他认为,目前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转变。随着国际金融复苏,欧洲的需要会越来越大,西方国家越来越多依赖天然气。尤其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很多国家的核电计划缩减,天然气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中东的动乱局面使欧洲整个天然气的进口减少25%,迫使欧洲改变自己的政策,加强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此前,欧洲大约30%的天然气来自北非。


  亚泽夫还给出了另一个坚持这个要价的理由:“俄罗斯权威专家近期的预测是,若干年内我们供给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每千立方米肯定会保持在300美元到400美元。如果说现在,俄罗斯花了很多精力开采气田、铺设管道,结果输送到中国,只能以中方要求的235美元每千立方米卖出,这等于是做了一个亏本的贸易,我们何苦呢?而且,如果按照中方的定价,我们最后卖给中国的天然气甚至比卖给我们国内的消费者还要便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据了解,俄罗斯一直对其国内天然气价格进行严格控制,使其价格维持在比较低的位置。但从2011年1月1日起俄罗斯取消了对国内天然气价格的政府管制,随后有专家预测称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有可能冲上200美元/千立方米。


  亚泽夫认为中俄双方在天然气价格上的争议不足为奇。他说,俄罗斯向欧洲输出天然气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但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在天然气价格上仍然时时有争议。
   

 

   俄罗斯是天然气出口大国,与很多国家都有天然气交易。图为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远东天然气管线开工仪式上留言。 (CFP 供图)


  中方:中国市场难以接受高价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认为,35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中石油必然无法承受。因为以此价引进来不但会造成中石油巨亏,也难以在下游找到买家。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算了一笔账:根据两国的报价,折合成人民币每立方米分别为2.26元和1.52元。目前,北京天然气终端消费价格仅为2.05元/立方米,其中还包含了管道运输费约1.5元/立方米。“按照现在比较猛的涨价方式,每次上调2毛钱或者3毛钱,也需要涨价5次才能达到俄方的要价。以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市场在短期内难以接受昂贵的气价。”刘毅军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晶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中方的定价依据。她表示,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没有完全和国际接轨,中国天然气的价格仅是同类油品的30%,而国际上的价格是60%。如果说按照俄方的350美元/千立方米进口,天然气作为上游产品,必然会推动国内的工业产品价格上升,通胀加剧,整个经济就会出现波动,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庞昌伟也表示,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还没有完成,其价格当然也在提高之中,但是再提高也不会让中国以超过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价格来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否则的话我们的工业,我们的居民用户都会承受不起的。比如令人关注的化肥价格。


  据了解,虽然国家发改委去年6月1日上调了国内天然气价格,但国内包括化肥在内的工业用天然气价格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以长庆油田供气价格为例,此次调整后化肥和甲醇等工业用气价格基准价分别为每立方米0.92元和1.505元。别说以俄方的报价,就是以中方的出价进口的天然气,很多下游化工企业都用不起。


  “因此,每千立方米350美元的价格是根本无法被中国市场接受的。”庞昌伟说。
  
  
  双方:进出口各有刚性需求
  
  
  虽然双方有如此巨大的价格分歧,但是却没有一方要放弃合作,反而都在加紧推进谈判。原因在于,一个必须要进口,而一个必须要出口。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规定,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使用比例要由目前的4%提高到8%,消费量达到2600亿立方米。但目前中国天然气年产量维持在千亿立方米上下,中国不可能用自己的资源满足国内的需求,必须从国外大量进口天然气资源。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天然气缺口达3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12.8%;2015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近年来,中石油已分别同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天然气进口协议,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从新疆进口。同时,中石油还相继建设了中土、中缅天然气管道和接收澳大利亚及中东液化天然气终端,并加大了对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和合作力度。


  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资源生产国,加大天然气出口也是其能源政策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中有80%以上供给欧盟国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不断下降,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量正处于下滑通道。此外,欧洲国家则在继续分散天然气进口来源,并以此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2009年,欧盟从北非及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减少了13%,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则分别减少了13.9%和40.7%。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更预测,2011年和2012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还将分别下降6%和5%。俄罗斯急切需要找到新的市场,这也是俄罗斯试图开拓中国等其它市场的首要原因。


  正如2010年10月俄罗斯总理普京所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必须多元化,特别要考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破局:价格之争必有解决之道
  
  
  尽管在价格上双方各执一词,暂时不能达成一致,但双方都对此次合作表示乐观。专家们表示,如果在价格上大家各退一步,双方的合作前景仍是十分令人期待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祥表示,解决价格问题,最重要的是在谈判的过程中,不要只从各自的商业利润出发,而要从双方能源合作的战略角度思考问题。


  亚泽夫也称,解决双方价格分歧的关键在于双方都要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是否愿意在价格方面做一些调整。


  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谢尔盖·什马特科也曾表示:“双方应当从这一交易的内容方面出发向妥协方向靠拢。这不是闹市讨价还价,而是战略性的大交易。”


  俄罗斯能源咨询公司专家鲁季欣说:“如果中国能在澳大利亚买到每千立方米145美元的液化天然气,为什么还要多付钱买俄的管道天然气?”他的言下之意是,俄应该在价格上作出让步。


  庞昌伟则认为,俄罗斯应当分阶梯提高对华天然气出口价格,而不应该套用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公式,应当考虑与中国共同构建俄罗斯东部天然气对中韩日的区域天然气市场价格。即价格公式不应当单纯与原油和成品油挂钩,而应当采用弹性的、以中日韩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平均价格和中国煤层气开采价格作为基数变量。如果以这个思路谈判,中俄就有望在今年年底达成西线天然气进口合同。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双方管道已经建成,无须担忧通气的问题,最后必然是双方都退一步,以都能接受的价格达成一致。不然前期管道建设的费用将白白投入,造成的损失巨大。


  林伯强还建议,可将俄罗斯企业引入中国市场。一旦成功,除能保证我国天然气供应外,也有利于稳定天然气价格。“你出能源,我给你一块儿市场,这种合作比单纯的能源进口要好,最起码供应源是有保证的。一旦进入中国市场,俄罗斯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份额,也会降低价格。”


天然气价格的变化对我国工业影响巨大,这也是中方在与俄罗斯天然气谈判中坚持自己价格的原因之一。图为一家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车间。  (赵颖 摄)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m234.com/news/show.php?itemid=213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chem234.com。
0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 2008-2023 中华化工网(CHEM234.COM)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039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