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化工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安全环保 » 正文

新兴产业渐改能源格局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14 14:53:23    浏览次数:1341    评论:0
导读

(中华化工网讯) 不管是美国引爆的页岩气开发,还是风景中国独好的煤化工建设,抑或备受多国青睐的生物炼制,都将以各自特有的速

中华化工网讯)  不管是美国引爆的页岩气开发,还是风景中国独好的煤化工建设,抑或备受多国青睐的生物炼制,都将以各自特有的速度,续写原料多元化历史,并逐渐改变全球能源及化工原料供应格局。这是在9月12日闭幕的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与会者对原料多元化进行深入探讨时传达出的观点。


  页岩气: 渐改能源格局


  页岩气大幅开采利用降低了美国对石油的依赖,未来全球能源供应中心也有望向西部转移。目前,除美国和加拿大外,英国、法国、德国、波兰、奥地利、瑞士、澳大利亚、南非、中国等纷纷展开页岩气研究、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最新消息,中国9月10日面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公开招标出让页岩气探矿权,共推出20个区块。如果这种趋势持续扩大,页岩气或将引发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带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迷。


  目前,北美已经形成了50处非常规天然气产区。根据IHS预测,北美页岩气主产区峰值时期产量将达到340亿立方米/天,相当于目前北美天然气需求的一半。而且,页岩气开采技术还带动石油生产,北美已经探测到30块非常规油产区。IHS化工部总经理Dave Witte指出:“过去美国页岩气产量仅占天然气总产量的1%,目前已经占到20%,预计2035年会达到50%。”


  IHS集团化工研究分析副总裁Mark Eramo指出,北美页岩气对化工行业最大的影响就是原料成本降低,给化工行业带来更多机会。由于低成本给利润让出空间,目前北美石化产业已经开始慢慢复苏。预计2012~2014年,北美会有更多的天然气用作化工原料,竞争力也会增强。因此化工行业投资将增加,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产品的供应会增加。此外,美国页岩气对外贸易也将增加,预计会首先考虑拉丁美洲和亚洲市场。


  IHS集团剑桥能源总监周希舟解释说,目前北美页岩气开采成本是每百万英热单位3~4美元,如果从亨利港送到亚洲市场,成本是每百万英热单位8~9美元(计入液化、运输、气化等成本),相比亚洲市场每百万英热12~14美元的天然气,依然有一定竞争力。


  煤化工:重在示范升级


  作为原料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方向,煤化工发展形成了风景中国独好的形势。IHS集团化工咨询中国区总裁庞雄鹰表示,目前中国煤制烯烃约占烯烃总产能的5%,煤制乙二醇约占乙二醇总产能的10%,预计到2016年,这两个数据将分别达到20%和15%。明年还将有两个煤制乙醇项目投产。


  神华煤制油化工部总经理梁仕普表示,在当前能源市场价格下,神华煤制烯烃今年前8个月的利润水平非常不错。其商业运行充分表明,与石脑油裂解相比,聚烯烃产品具有成本优势,未来会有较大发展空间。


  道达尔石化亚洲区副总裁Jean Viallefont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市场之一。他强调,只要石油价格在80美元/桶以上,投资煤化工就有利可图。随着油价持续攀升,煤化工的吸引力还会不断增加。不过,必须特别关注能效和环保水平的提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煤化工专委会秘书长胡迁林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煤化工进入了以替代石油化工为主要方向的发展时期。虽然不少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也出现了逢煤必化、盲目发展的过热现象。根据近期即将发布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十二五”期间,中国煤化工不会急于扩大规模,重在通过升级示范,掌握一批新技术。


  据悉,示范项目有15个,包括100万~18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13亿~20亿标准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等。


  生物炼制:获持续关注


  庞雄鹰告诉记者,生物炼制会是原料多元化探索路上一个最美的点缀,是对其他能源形式的有效补充。


  诺维信首席执行官托马斯·纳吉表示,纤维素乙醇的成本大约是2美元/加仑,已经可以与市场上其他技术进行竞争。另外,用甘蔗制糖,转化为乙烯,再转化为聚乙烯,也有望成为一种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原料路线。生物燃料和生物乙醇是非常大的市场,美国、中国、巴西等国家都有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


  诺维信蔺继尚强调,石油化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生物炼制还无法与石油化工直接竞争,但它代表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行业,不过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扶持和补贴。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诺维信、帝斯曼等在将纤维素中C5/C6糖转化成生物基乙醇的先进酵母菌种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进展。意大利一条4.5万吨/年的纤维素乙醇生产线几个月内将投产。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m234.com/news/show.php?itemid=285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chem234.com。
0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 2008-2023 中华化工网(CHEM234.COM)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039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