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化工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创新抗菌技术应用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8 16:25:01    来源:中华化工网    浏览次数:604    评论:0
导读

面对新冠疫情,世界抗菌产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理事长李文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冠疫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的共同敌人。经记者查询,其实早在2015年3月12日,CIAA、SIAA和KIAA就在上海召开中日韩共同发起筹建国际抗菌行业组织新闻发布会暨抗菌家电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圆桌论坛,向外界发布了中日韩三方共同发起筹建国际抗菌行业组织的信息。

日前,面对新冠疫情,世界抗菌产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理事长李文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冠疫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世界抗菌产业联合会作为以有害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害微生物控制为研究内容、以提高全球消费者卫生水准和健康水平为工作目标的国际性行业组织,责无旁贷!我们呼吁全球抗菌行业行动起来,加强抗菌科学研究,创新抗菌技术应用,基于全球统一的抗菌标准,向社会提供安全且抗菌有效的产品,为创造清洁、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

抗菌产业诞生国际性行业组织

记者注意到,李文东所提到的世界抗菌产业联合会于去年7月正式成立。根据李文东介绍,世界抗菌产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Industry,简称:WFAI)由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英文简称:CIAA)、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议会(英文简称:SIAA)和韩国抗菌制品技术协议会(英文简称:KIAA)共同发起,2020年7月1日在日本东京正式登记注册。

经记者查询,其实早在2015年3月12日,CIAA、SIAA和KIAA就在上海召开中日韩共同发起筹建国际抗菌行业组织新闻发布会暨抗菌家电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圆桌论坛,向外界发布了中日韩三方共同发起筹建国际抗菌行业组织的信息。

而根据CIAA国际事务工作组组长李毕忠博士的介绍,筹建国际抗菌行业组织的动议早在2011年就已经提出。CIAA、SIAA和KIAA在2014年就共同筹建国际抗菌行业组织开始展开正式会谈。此后6年时间,CIAA、SIAA和KIAA先后经过十几轮次会谈,终于就共同组建WFAI达成共识。2020年7月1日,WFAI完成在日本东京的注册登记,抗菌行业国际性行业组织由此得以诞生。

抗菌是进行有害微生物控制的一种有效策略

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危害巨大,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导致“冰箱综合症”(如李斯特菌等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和“空调病”(如军团菌等引发的呼吸道疾病)等各种“现代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亡人口中超过33%的死亡是因为细菌感染等微生物原因引起的。不仅如此,有害微生物还会对其所接触的物品,如金属、仪表、纺织品、食品等产生危害,导致其理化性能降低、腐败和变质等。另外,有害微生物还会引起禽流感、鸡霍乱、牛炭疽等动物性疾病,以及水稻白叶枯病、小麦赤霉病、大豆病毒病等植物性疾病。

“抗菌是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杀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或妨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CIAA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指出。根据朱美芳院士的介绍,抗菌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有效策略。对物品进行抗菌处理,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在物品表面的生长繁殖,将物品表面的有害微生物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而显著降低有害微生物交叉污染的风险。

联合宣言彰显抗菌企业社会责任

日前,众多CIAA会员单位再次响应CIAA号召,以“2021抗菌行业社会责任共同宣言”为主题进行集体发声,向全社会表达了通过抗菌技术创新应用助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从而提升公共卫生水平的共同心声。

他们认为,抗菌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有效策略。对物品进行抗菌处理,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在物品表面的生长繁殖,将物品表面的有害微生物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显著降低有害微生物交叉污染的风险。

他们相信,抗菌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储运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微生物污染,有助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m234.com/news/show.php?itemid=3319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chem234.com。
0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 2008-2023 中华化工网(CHEM234.COM)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039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