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橡协会长范仁德认为,目前行业已经到了最困难的时刻。除了天然胶价格暴涨外,还有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以及国外的种种壁垒,都在考验中国轮胎行业。现在轮胎行业的利润率已经下降到3%以下,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强烈关注。
中橡协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分析,此轮天然胶涨价有五方面原因:一是最近资源性大宗原材料价格猛涨,而且天然胶是领涨产品;二是橡胶需求大幅上升;三是天然胶出口国对出口有所限制;四是自然灾害使局部地区天然胶减产;五是中间商人为炒作。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则认为,如果今年年初天然胶价格的反弹更多的是市场复苏的表现,那么这一波天然胶的暴涨,则主要是资本的介入。“尽管目前轮胎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在复苏,但是国内市场相对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大幅度的波动。而最近轮胎厂都觉得轮胎非常好卖,我认为是原材料价格的带动,这种价格波动是对轮胎市场的一种预期,造成了轮胎需求的上涨,反过来又造成了橡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又带动新一波轮胎需求的上涨。”
沈金荣说,按国际橡胶研究组织最近的预测,今年全球天然胶约有1%的供不应求,需求与供给大约差10万吨左右,即使预测有偏差,按缺口在20万~30万吨算,实际上国储局已经在上半年抛出了20万吨储备胶。那么现在市场反映出来的天然胶缺口为什么那么大?他分析主要是经销商的蓄水池作用越来越大。“没人能查清楚他们手上的库存。这是很可怕的,一旦出现价格下跌,就会再现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价格自由落体,那对市场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尽管目前轮胎市场需求确实整体在增加,但是更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回归,而不是像现在表现出来的如此紧缺。”
“当天然胶价格达到3万元以上时,它的需求就会出现变化。比如说企业会调整配方,用合成胶来替代天然胶。浙江的输送带企业从5月份以后都不用天然胶了,全部用合成胶。这种效应累积到一定程度,天然胶价格就会出现拐点。”沈金荣分析说。
沈金荣认为,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天然胶品种和交割方法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天然胶期货市场极易受到操控,价格极易被人为炒作,没有起到稳定胶价的作用,而是成为一个剧烈震动的市场,这与国家建立天然胶期货市场的初衷不符。为此,他强烈呼吁上期所能增加交易品种,且天然胶应不含税进行交易,这样多空双方才能势均力敌,也才能吸引轮胎企业参与期货交易。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随着天然胶价格的不断上涨,轮胎行业的利润水平也逐步大幅走低。据轮胎分会对43家企业统计,行业利润1~3月同比上升112.6%, 1~5月同比上升10.7%,1~6月同比下降9.4%,1~8月更是同比下降22.7%,个别企业三季度利润甚至同比下降91%。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沈伟家认为,这个数字还是用的以前的胶料,如果按照目前的天然胶价格,轮胎企业将全面亏损。
“现在开足工厂产能等于开足了给人家送钱,不开足还少送点钱。”轮胎企业的老总们反映。为此,目前一些大的轮胎企业如杭州中策、双钱、三角、贵州、华南、风神等均已开始提高轮胎销售价格,整体幅度在5%左右。但相比国外企业,国内企业的调价幅度仍然相差10%左右。“今年以来,天然胶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25%,合成胶的涨价幅度也在20%左右,这两种胶占轮胎总成本的60%,显然轮胎企业仅靠提价无法抵消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剧增。”沈金荣说。
为此,蔡为民建议轮胎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线,该限产的限产,尤其是对不好销的产品,以限制原材料需求的扩大以及压缩企业库存;加强内部管理,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消耗,减少采购成本,严格核算经营成本;及时调整、改进配方设计,考虑替代原材料。所有参会企业都认为,这次天然胶价格暴涨,是在企业效益不断下滑的困难情况下发生的,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身力量无法应对成本的突然剧增,为此强烈呼吁国家及时出手干预。
“希望国储局再拿出10万~15万吨天然胶,虽然数量不多,但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4月份国储局第二次抛胶,很快就平抑了天然胶价格上涨的势头,5~6月国内轮胎市场比较平稳也与此有关。”沈金荣说。另外,与会人士还强烈呼吁国家降低天然胶关税,认为现在应该是最好的时机。“在目前的胶价下,关税已起不到保护胶农的作用,而且还拉大了国内轮胎行业与国外竞争的弱势。买国外的天然胶,等于为中国买原始森林和绿色环境,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