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锦湖、韩泰两家韩系轮胎企业深陷“质量门”?暴露了国内轮胎行业乱象,行业协会、业界大佬纷纷献言献策,一方面警示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提醒有关部门关注国内轮胎业存在的危机。
事实上,据调查得知,不仅乘用车轮胎业危机四伏,巨型工程机械轮胎业的危机也不容忽视。
“国内巨型工程机械轮胎危机重重,自主品牌举步维艰。”“技术瓶颈无法突破,质量缺陷是致命因素。一心寻找合资方,即使被外方控股,要不质量纠纷引发官司不断,企业迟早破产!”在谈及巨型轮胎现状和发展时,国内数位行业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前景堪忧。
一个山东省,斜交巨胎生产厂超过15家
据悉,巨型工程机械轮胎(简称巨型轮胎)是工程机械轮胎家族中极具特色的高端产品。
中国工程巨胎冲刺起源于斜角巨胎。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相关研究报告称,2004年后,随着采掘业的强劲发展,工程巨胎市场需求激增,异常紧俏,国内外曾一度出现过采掘机械车“裸足”出厂的尴尬局面。
上海某轮胎企业总工程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外,开发一个成熟的斜角巨胎生产项目,至少需要三年,而在国内,仅仅一年时间,近三十家斜交巨胎厂纷纷投产。”
国内轮胎上马新项目的‘多快好省’是主要原因。项目审批和决策快,建设投产快,人工成本低。大量项目上马引发价格战,有些厂家从项目上马到实际生产,耗时几年,结果一条轮胎都没有销售出去。
即使这样,依然不能掩盖轮胎企业对于巨胎项目的热情。橡胶行业协会轮胎分会信息显示,2007年初,轮胎企业开始由斜交巨胎扩产热向巨胎子午化热转型。
“‘一窝蜂’上项目,工程轮胎质量不过关,海外市场都做烂了,尤其是越南市场,名声已经臭了,现在质量改进了,才一点点往回找。”山东兴源轮胎集团有限公司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越南那边都开始给矿山送4条或者一台车,免费给人用,往回找市场。”
斜交巨胎“扩产热”的原动力来自于国际市场需求,然而,国内巨胎子午化热的背后,也不乏轮胎企业“较劲”因素。几乎同一时间内,近10家轮胎企业纷纷上马子午巨胎项目,规划中的年产规模都在5000至10000条。
在青岛经济开发区采访期间,恰逢赛轮股份第三次冲击IPO刚过会,该公司董秘宋军和总工程师周天明婉拒了相关采访事宜,后据当地一家轮胎贸易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山东一家大型轮胎企业已打算卖巨胎设备,巨胎投资太大,技术和质量瓶颈无法突破。最要命的是,公司巨胎质量纠纷不断。”
投资5000万元就敢上巨胎?
在威海参加研讨会的老总们发现,困扰他们的,其实还是那些探讨了数年的“老问题”:产业发展无序、落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标准滞后、原材料价格畸高。
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只有他们最清楚:风光的轮胎企业生产背后,行业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很多企业没有子午胎生产经验,甚至有些没有生产过轮胎。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橡机专委会秘书长陈维芳曾经撰文指出,国内子午巨胎研制生产企业一览表中,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莆田年产4500吨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项目?该企业以翻新轮胎技术起家,无任何轮胎生产经验。
“按常规,巨型轮胎应在硫化罐中硫化。硫化压力如果不够,生产出来的轮胎明眼人一下就看出好坏。”据昊华南方?桂林 轮胎厂副厂长张汉明对《中国化工报》介绍,硫化压力数千吨,光一个硫化罐就得700多万元,但一些斜交巨胎生产厂家设备简陋,个别厂家只计划投资5000万元就敢上,许多厂家连硫化罐都没有,硫化采用机模一体化结构,生产操作全部采用截止阀手工控制。
“高温39度不止”
澳大利亚世界知名的轮胎管理咨询公司OTRACO发布的信息称,三个轮胎制造公司——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三大家)占世界子午线巨胎市场90%以上市场。显然,国内子午线巨胎企业是从米其林等巨头口中抢食。
“轮胎巨头不会轻易让我们成长,米其林等优先保证国内矿山工程巨胎供应,此策略可以看出,挤压国内巨胎自主品牌意图明显。”三角轮胎集团国际贸易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用“高温39度不止”来形容我国巨胎热,鞠洪振称,“子午巨胎投资,我很欣赏双钱集团、三角集团等企业的作法,首先应在小规格工程子午胎上做文章,取得一定经验后,再尝试向巨胎发展。”
令人担忧的是,整个中国巨胎的生产工厂都没有相应的成品测试场,所有的轮胎现场测试,必须把轮胎交付到客户的手中才能知道轮胎实际的路试性能。国内工程巨胎始终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近期,公司不会上马40R57型号轮胎,因为成本太大。仅仅一个成型机就要投入三千八百万元,质量瓶颈无法突破,海外的销售也不好。”山东兴源轮胎集团有限公司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当前,等到米其林和普利司通在产能完全释放后,假如中国子午巨胎的生产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在露天采矿行业树立品牌。对于这样的企业,机会可能会变成引诱企业的行业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