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宋显珠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轮胎行业也存在“三高”问题:原材料天然胶对外依存度高,80%依赖进口;轮胎产品对海外市场依存度高,40%以上产品出口;乘用胎市场外资企业占有率高,约占国内市场65%。他要求,轮胎行业应积极落实《轮胎产业政策》,进一步把握机遇,调结构、转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他还表示,工信部将继续关注轮胎行业安全发展,积极研究配套政策。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轮胎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子午化率达到84%,高性能子午胎比例大幅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国内外两个市场同时发展;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2010年轮胎行业生产运营情况总体较好,全国轮胎产量4.43亿条,其中子午胎3.75亿条;45家会员企业出口增长17.5%,说明出口分散战略取得了成效。但由于2010年下半年来天然胶价格暴涨,轮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50%左右,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另外,轮胎库存增幅大于产量和销售收入增幅,反映行业发展增速过快,存在产能总体过剩问题。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理事长、三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玉华表示,在肯定我国轮胎行业发展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是产品差距。总体看,本土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竞争力明显不足。如2010年,国内轿车和轻卡子午胎产量2.88亿条,其中国际品牌约占65%,主要生产15英寸及以上规格;本土品牌则主要集中在12~14英寸规格。二是品牌差距。在美国市场上,同规格的轿车胎国际知名品牌的价格是国内品牌的3倍多,即使是贴牌产品,价格比本土产品也要高出一半以上。三是创新能力差距。本土企业长期以来将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在复制同质化产品上,研发软硬件水平较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差距较大,产品开发周期长,信息化水平差。四是产业集中度差距。我国轮胎企业“多而不强,小而分散”的格局极为严重,国内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只有30%左右。近年来,轮胎行业投资热潮蔓延全国,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来国内新上项目达40多个。五是经营理念差距。不少本土企业长期以拼价格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而不是从提高技术含量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致使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指出,中国轮胎要由大做强,必须实施强国战略。他说,天津锦湖事件的发生,更加反映出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轮胎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有些产品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国内产品在稳定性、均一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一些大企业对管理较重视,但也有企业存在问题,比如还存在白班与夜班、节假日与平时不一样的问题。天津锦湖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管理混乱,行业必须引以为戒。应在行业中推行6S等现代企业管理,将管理落到实处,减少人为因素,从而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他强调,轮胎行业还应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如软控股份、风神轮胎等研发的轮胎全寿命管理系统,对轮胎生产实行可视化管理,可以全过程追溯轮胎每道工序的质量信息。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并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就更能保证轮胎产品的质量。他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橡胶工业通过实施强国战略,必将大大缩短与世界橡胶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十三五”发展成为世界橡胶工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丁玉华建议,应学习国外新进做法,建立轮胎产品安全和环保技术法规、标准体系,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轮胎产品实行分级管理,重点衡量轮胎的环保性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引导科学消费;审批新项目不再将生产规模作为主要门槛,应对轮胎生产工艺、能耗、环保等方面设立新标准,作为项目建设认可的主要标准;轮胎企业除具备制新能力外,还要具备轮胎翻新能力和废旧轮胎回收处理的管理能力,同时要取消旧轮胎进口编码;此外,还要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力模式,以同等的时间、相同数量的资源能源消耗、相同人财物力投入,生产出品质更高、性能更优、数量更多、对环境损害更小的产品。
此外,为了吸取天津锦湖事件的教训,加强轮胎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诚信经营,会议还通过了由三角、双钱、风神、贵州、杭橡、玲珑、华南、佳通、软控9家企业发起的轮胎行业自律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