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化工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专家院士呼吁要理性对待面粉增白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22 11:03:40    来源:中华化工网    浏览次数:672    评论:0
导读

中华化工网讯:面粉增白剂或将退出历史舞台了。12月15日,卫生部监督局再次公开征求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意见

中华化工网讯:面粉增白剂或将退出历史舞台了。12月15日,卫生部监督局再次公开征求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意见,明确表示,自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谈“化”色变之声又起,业内专家呼吁,要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不能一棒子打死。


     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此次征求意见稿的附带说明中,卫生部表示,随着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和面粉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加工工艺能够满足面粉白度的需要,很多面粉加工企业已不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我国粮食主管部门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面粉加工业已无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的必要性,且消费者普遍要求小麦粉能保持其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追求自然健康,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摄入,普遍不接受含有过氧化苯甲酰的小麦粉。同时,在现有国家标准规定的添加限量下,现有加工工艺很难将其添加均匀,容易造成含量超标,带来质量安全隐患。

     卫生部拟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意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业界专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同时有专家认为,在对待面粉增白剂等类似问题上应该保持应有的理性,不可“因噎废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陈君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征求意见意味着过氧化苯甲酰极有可能“寿终正寝”。但就其安全性而言,是否应当禁止等问题,陈君石院士依旧坚定自己一贯的观点,如果说面粉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会带来安全问题,必须拿出数据才能证明。他认为,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限量制定标准是非常谨慎的,在最大限量60毫克/千克的使用标准下,面粉增白剂不会引起安全问题。在他看来,要取消一种添加剂,必须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


     据了解,1986年,根据粮食部门的申请,经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评审通过,将过氧化苯甲酰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允许作为面粉处理剂、漂白剂在小麦粉加工中使用,最大使用限量为60毫克/千克。此外,根据卫生部说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允许在面粉加工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最大使用限量为75毫克/千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评估认为,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75毫克/千克的使用限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面粉及面制品改良剂技术专家郭良玉也曾表示,如果增白剂有一点点有毒的证据存在,那么早在10年前就被禁掉了。他同时呼吁,增白剂存废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国内亟待建立一个与利益隔绝的防火墙,由一个中立的机构来科学地进行实验、评估。


     禁用后会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在征求意见的相关说明中,卫生部表示,为防范撤销过氧化苯甲酰后可能出现的继续添加,甚至添加其他非食用物质或滥用添加剂的情况,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对面粉及其制品的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也制定了面粉中钛白粉、吊白块、滑石粉、过氧化苯甲酰等漂白物质的配套检测方法,并且正在研究其他违法添加物质的检验方法,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陈君石对此向记者表达了担心:“禁用后,如果不允许合法限量使用任何面粉增白剂,则会引起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提高面粉销量,通过有害方法来达到增白效果。”“这种现象已经不新鲜了,而且存在的隐患会更大。”陈君石说。


     业内人士分析,在经历了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之后,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经到了人人自危、谈“化”色变的程度,由此引发了禁用食品添加剂的呼声。但禁用必须是依据科学严谨的实验来验证其存在的不合理性和危害性,安全问题的成立,是建立在其危害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在类似面粉增白剂的问题,应该厘清科学的边界,拨乱反正,使人们能够合理地正视和面对化学物质,对谈“化”色变的思维模式进行疏导和纠偏。

   Chem234.COM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m234.com/news/show.php?itemid=1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chem234.com。
0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 2008-2023 中华化工网(CHEM234.COM)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039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