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陶氏化学一直以卓越营运而全球闻名。进入新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化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全球范围内整个化工行业面临一个转折阶段。“过去,陶氏化学是一个资产驱动型公司,主要是为化工行业提供原材料。为了应对挑战,陶氏化学决定实施转型,成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公司。”陶氏化学亚太区业务拓展和市场战略总监杜凯伦介绍,此次转型从2004年正式开始,陶氏化学首先对基础产品组合进行调整,转向轻资产、以合资的模式运行,将非战略性、非核心的基础化学品业务进行剥离。同时,将投资重点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特殊化学品领域。按照这样的思路,2009年陶氏化学成功收购罗门哈斯,从业务架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转型。
目前,陶氏化学在全球的产品和业务组合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属于功能性或特种化学品领域。在亚太区,这一比例更高,功能性材料以及以市场为驱动的解决方案占所有产品的85%以上。
为了开发以市场为驱动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去年陶氏化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17亿美元。陶氏化学转型的成功还在于其业务的地域分布相对平衡。从2008年到2010年,该公司的转型工作在不断进行当中。2008年,陶氏化学约28%的业务来自于新兴市场,到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32%。按照陶氏化学的规划,到2012年底,其所有的营业收入的35%将来自于新兴市场。
“事实上,陶氏化学的转型不仅仅是要改变其对市场的看法,同时也要改变其对自身的看法和认知。”杜凯伦说,过去陶氏化学把自己简单地定位为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商,但是现在,陶氏化学明确了哪些领域可以对大的趋势产生影响。他举例说,在能源领域,陶氏化学有很多可能对能源市场产生影响的技术,比如太阳能光伏技术、风能技术,这些技术对替代能源来说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陶氏化学高新材料事业部还可以提供一些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提高汽车或者建筑的能效。另外陶氏化学还有净化水技术,以及提高半导体、印刷电路板能效的技术等。在农用化学品领域,陶氏化学的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还能提高作物的质量。过去陶氏化学关注的是资产、产品以及公司运营的表现,而现在陶氏化学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的需求、市场的机遇,以及如何能够提供解决方案来影响和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品质。
正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陶氏化学开始着眼大局、纵观全局,将自己由过去的“在亚洲制造”变为现在的“为亚洲制造”,在中国积极推广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推动技术创新。
杜凯伦表示,相信随着陶氏化学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与投入,在不远的将来,陶氏化学在华业务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业务板块。目前陶氏化学在大中华区有18个生产基地、6个业务中心,去年的收入达40亿美元。
面对公众,陶氏化学希望自己的形象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学产品生产商,而是让人们知道,陶氏化学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对社会和人类发展有大的贡献。为此,该公司积极参与去年的上海世博会,把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用于美国馆和中国馆等场馆。今年,陶氏化学又率先成为联合国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合作伙伴,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陶氏化学,了解化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