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化工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使用德国SUTO防爆露点仪S230Ex监测天然气、石化和海上平台等危险区域的气体湿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3 19:15:46    来源:中华化工网    浏览次数:3981    评论:0
导读

湿度是影响各类工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湿度能轻易损害生产输出,引起腐蚀并危及设备功能。所以,此类工艺的操作人员必须能够监控湿度,能够对不可预测的无规律现象做出及时反应。尤其是在天然气、石化、海上和其他恶劣工业的危险环境中,操作人员需要一套可靠的测量方案,以确保高质量标准。

 确保工业过程的质量并不总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必须严格遵守维护保养计划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对过程输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监控。
湿度是影响各类工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湿度能轻易损害生产输出,引起腐蚀并危及设备功能。所以,此类工艺的操作人员必须能够监控湿度,能够对不可预测的无规律现象做出及时反应。尤其是在天然气、石化、海上和其他恶劣工业的危险环境中,操作人员需要一套可靠的测量方案,以确保高质量标准。
 
在各种天然气应用中测量湿度是必不可少的。天然气经世界各地的管道系统进行传送,最终用户希望得到的是干燥的气体。天然气行业定义了以露点来表述的使用点最大允许湿度水平,并将其作为必需要求,因此在整个传送网络中需要配备一个可靠而精确的测量系统。管路系统中过高的湿度不仅会增加传送网络的阀门、管道和其他组件的维护成本,也是严重影响送气安全的风险因素。
 
上述情况同样适用于石化行业,比如常见的将乙烯和丙烯等气体及其副产物用于塑料产品或合成材料的化学过程中。管路系统需要维护的提示不仅会影响工业系统运行成本,同时也是工艺过程安全性的重要考量。因此,气体管路中湿度之类的质量参数是需要进行测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正如我们从过往历史中了解到的那样,海上平台具有非常高的潜在风险,必须监测和控制任何故障源。风险因素之一是阀门和类似安全相关制动器的故障,这些故障通常是由管路系统中高湿度导致的腐蚀引起的。在这些应用中,监测湿度至关重要,从安全性和效率角度来看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在以上这些行业和应用中,用于监测湿度的测量设备必须能够承受恶劣的环境影响,专为恶劣环境而设计,通常需要防爆。
设计出满足所有这些标准的测量仪器并非易事。只有倾注在该领域的全部经验与知识,才能开发出一台 独特优秀的仪器。德国SUTO iTEC公司通过设计具有ATEX,IECEx和GB Ex认证(适用于1类与2类危险区域)的S230 / S231露点传感器,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S230 / 231露点传感器使操作人员可以在+ 20°C Td至极为干燥的-100°C Td的露点范围内监控露点。希尔思独特的双传感器技术针对不同的露点值自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该双传感器技术将聚合物传感器和QCM传感器两种众所周知的露点传感器原理结合起来,产生了一个出色的单一传感器方案。
当露点在-50 ... + 20°C Td之间时,S230会使用聚合物传感器,从而确保响应快速和读数准确。QCM传感器基于微平衡原理,用于检测最低范围的水份,当露点低至-50°C Td ... -100°C Td时,S230会自动选择QCM传感器。希尔思是第一家将这两种传感器技术组合到一台仪器中的测量设备制造商,S230充分发挥了每个传感器在不同测量范围的技术优势,从而在全量程内提供了高精度和稳定测量。
 
图注:带进出口阀门和卡套接头的露点测量室
由于具有隔离的4...20 mA模拟输出和数字Modbus RTU输出,将S230与工业系统进行集成非常简单——只需从两个板载信号输出中二选一。铝合金外壳成就了其小巧紧凑的设计,同时又确保了出色的保护功能。
S230和S231露点传感器已通过ATEX:II 2G Ex db [ib] IIC T4 Gb认证以及IECEx和GB3836:Ex db [ib] IIC T4 Gb认证,因此适用于1类与2类爆炸区域。温度等级T4,设备保护等级(EPL)为Gb。
在市场上寻找一台从+20°C Td到低至-100°C Td、全露点测量范围提供高精度测量、专为危险区域设计、同时通过了ATEX,IECEx和GB Ex的认证的仪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德国SUTO iTEC成功向市场推出了S230 / S231露点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满足上述客户需求,是一台兼顾高质量和适中价格的测量仪器。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m234.com/news/show.php?itemid=361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chem234.com。
0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 2008-2023 中华化工网(CHEM234.COM)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039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