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化工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瓦解石化行业垄断 煤化工成第三纵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13 11:50:09    来源:中华化工网    浏览次数:591    评论:0
导读

中华化工网讯: 石化行业被中石油、中石化所垄断,无论是央企、地方国企还是实力雄厚的民企,都很难撼动两大巨头。如今,通过投

中华化工网讯: 石化行业被中石油、中石化所垄断,无论是央企、地方国企还是实力雄厚的民企,都很难撼动两大巨头。如今,通过投资煤化工,这些企业终于可以切入这个领域。CHEM234.COM



 


        煤化工以煤为原料,通过将煤气化、液化等措施以获取天然气、油品及各种化工原料。目前,国内预期产业化的煤制油项目多达9个,拟建的煤制天然气规模也近1000亿立方米,还有千万吨的煤制烯烃和煤制二甲醚等。


        上述项目的总投资额将在1.5万亿元以上。若投资得到落实,将相当于再造3个中石化。2009年,中石化的固定资产为4600多亿元。由于煤化工的产品主要是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因此煤化工商业化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中石化。


        显然,巨头不会“束手待毙”。一方面,它们通过科研院所等途径向上级“建言”应防止煤化工过热;另一方面,中石化已经开始在新疆、河南等地建设煤化工项目。


        目前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备案的煤化工项目多达四五十个,但真正拿到发改委批条的项目寥寥。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透露,为防止煤化工过热,不可能核准所有项目。


        万亿投资


        上个月底,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 “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发展煤制天然气不能遍地开花。


        在新疆,只要有煤炭的地方,大都能看到煤制气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人士透露,目前,已经在新疆在建和备案的煤制气项目达三十多个,规模达到880亿立方米。


        进入新疆建煤制气项目的公司中,除了像神华、中煤这样的煤炭生产企业外,发电企业如中电投、华能、国电也纷纷进入,甚至中石化也开始在新疆布局煤制气。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专家称,目前中国拟建的煤制气规模已近1000亿立方米。


        一般而言,一个40亿立方米/年的煤制气项目,大概需要200亿元左右的投资。按此测算,1000亿立方米的规模大概需要5000亿元投资额。


        相对于煤制气项目的 “遍地开花”,煤制油项目的投资更为谨慎。根据本报统计,目前国内预期产业化的煤制油项目有9个,规模达年产3820万吨油品。


        涉入煤制油项目的企业主要是神华、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潞安集团、兖矿、民企新疆广汇集团,以及外资企业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此外,贵州省政府正规划,在黔西南州兴仁县巴铃煤化工产业园区及毕节地区织金县绮陌乡建设一个5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到750亿元。


        上述煤制油的总规模将达到3820万吨/年的产能。煤制油项目一般生产一万吨需要投资一亿元。据此测算,国内目前的煤制油项目投资额将达到3800亿元左右。


        在煤制烯烃方面,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共有在建、拟建以及处于规划阶段的煤制烯烃项目29个,烯烃产能合计超过2000万吨/年,总投资将超过6300亿元。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专家称,这还不包括煤化工领域内的其他细分行业,比如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领域内的投资额。目前国内煤制二甲醚的设计产能规模也已经达到1000万吨/年。


        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煤化工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1.5万亿元。如果这些投资最终得到落实,以固定资产计算,相当于再造了三个中石化。据中石化年报显示,2009年,中石化的固定资产约4652亿元。


        巨头的担忧


        煤化工的产品主要是成品油和化工原料,因此煤化工的大规模商业化受到冲击最大的无疑是中石化。


        中石化担忧的是,在下游成品油零售领域内的绝对领先地位将会受到新的冲击。以前,中石化在零售领域内的最大对手是中石油,此外就是民营加油站。在化工领域,中石化的竞争对手已经够多。


        2009年,中石化生产成品油产量为1.1亿吨左右。以目前规划中的煤制油3820万吨/年的产能计算,相当于中石化成品油销量的1/3。


        目前已经有两家煤制油生产企业获得了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神华集团子公司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伊泰集团旗下的成品油销售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传统的石油企业外,又来了煤炭企业的竞争。”中石化内部的专家说。


        该专家还称,中石油、中石化并没有“坐视不理”。两巨头一般会通过科研机构以及业内专家向主管部门 “建言”,建议应防止煤化工投资过热。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em234.com/news/show.php?itemid=89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chem234.com。
0相关评论